技術知識
聚焦潔普動態,分享行業熱點,傳遞綠色科技,倡導環保理念
發布時間:2023-06-15 作者:潔普智能環保
一、建筑廢料的組成
1、建筑廢料所產生的主要集中在生產、施工和裝修期間,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沙石、渣土等,不會有“二次環境污染”問題,更有利于處理。
2、建筑廢料中的建筑膠水、涂料、油漆不僅僅是難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其中含有的產生危害重金屬元素。
3、這類建筑廢棄物如果處理不合理,會直接危害到周邊市民的生活。
二、建筑廢料的現階段解決辦法
1、現階段,每個地方都有垃圾處理場所,絕大多數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選用一致的填埋場方式處理,這種填埋方法有許多缺陷。
2、關鍵在于擠占大量土地。以上海為例,根據相關數據,上海每年設立20或30個建筑垃圾回填場,需要大量征用土地,造成巨大的土地壓力。
3、回填建筑廢料中的建筑膠水、涂料、油漆等會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與此同時,清理和堆積過程中產生的泥砂和粉塵、灰砂飛揚、運輸中汽車排放尾氣等各種問題必然會帶來巨大的環境污染。
4、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地表沉降。固體廢棄物8米后加埋2米土層,但土層之上基本難以重長植被。而填埋區域內的地面往往會產生沉降和下陷,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實現穩定狀態。另外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5、怎樣處理所產生的建筑廢料,已經成為了建筑施工企業和環保部門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三、建筑廢料可再生解決方案
1、行業上按照可再生性和可利用價值,通常將建筑廢料分為可直接運用的材料、也可作為材料的再生或可用于熱回收的材料及沒有利用價值的廢料三類,那么我們加工處理建筑廢料的時候就可以通過一系列分類,有目的性的進行合理處理。
2、可直接利用的材料一類,由于此部分建筑材料還可再次進行利用,我們暫且將之稱為建筑尾料,排除在我們研討范圍之內。
3、可作為的材料可再生或可以用來熱回收的材料,此部分的材料包含廢鋼筋、廢電線、廢竹木料、廢舊板材等,廢鋼筋、廢電線能夠再次回爐,再生產加工成各種規格的鋼材料、廢竹木頭和板材可以用來制造人工合成木材(日本方案),也可作為熱電廠發電原料(美國方案);但有的時候以上兩類建筑廢料經常與其他建筑廢料夾雜在一起,比如鋼筋混凝塊等,這樣大家處理的時候還必須進行粉碎,然后進行分揀歸類。
4、我們過去稱之為沒有利用價值的廢料,也就是本文所說的關鍵,主要包括磚、石、混凝土、瀝青混合料等廢棄物,這種廢料可以利用以下這些方式進行回收利用。
a).如果此部分廢料不存在摻雜有毒有害物質,我們可以作為回填材料代替部分級配砂石、土方回填基礎;如果摻雜了有毒有害物質,我們需經過中和、溶解等措施處理后再使用。
b).可經粉碎后代替砂,用以砌墻砂漿、抹灰砂漿、打混凝土墊層等。在杭州某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結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廢料。經分類整理、剔除后,將廢料塊破碎與標準砂按1:1的比例攪拌作為細骨料,用以抹灰砂漿和砌筑砂漿,經檢驗砂漿強度極高,足夠滿足建筑要求。
c).建筑廢料中的混凝土還可替代混凝土制作材料中的粗骨料進行回收利用,經廣西桂林理工大學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國家工程實驗室進行的研究試驗結果中,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當采用建筑廢料中的過篩砼碎塊替代混凝土材料中粗骨料的比例在0%-40%之間時,混凝土的強度不但沒有降低,甚至在砼碎塊的摻入率在20%左右的時候混凝土的強度逐步提高;而且由于砼塊較碎石或者卵石的空隙率大、吸水率高、表面粗糙、外表面積大等特性,能夠降低混凝土的塌落度。由于砼塊的表觀密度較碎石和卵石要低。這樣有利于減輕混凝土的自身重量,進而提升混凝土的抗震性能。
d).將此部分廢棄料破碎后制作實心磚,鋪道磚、花格磚等建筑材料制品,名副其實的做到廢物利用。
e).現在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均有成熟技術和機械將廢瀝青混凝土處理回收再次鋪砌瀝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率可達到100%。
6、現階段由于市場上建筑材料價格全面上漲,鋼材、水泥等價格得一路飆升,造成建筑市場上對于材料價格重視提高,以及國家、企業、個人對環境保護工作從未有過的重視,給建筑廢料的再生處理打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良好前景。
7、政府部門、相關企業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大力發展建筑廢料的再生處理,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更加相信建筑廢料零排放的宏偉目標并不是遙不可及。
四、建筑廢料再生,解決方案現階段存在的各種問題
1、經研究,現階段建筑廢料的再生解決辦法的發展速度之所以沒有跟上我國的建筑市場的飛速發展以及建筑廢料增長的速度。
2、主要集中在經濟問題。目前的建筑廢料的分撿作業基本上處在一個表層上面的初始方式。
3、只不過僅僅將易分撿出來的鋼筋實現回收,乃至由于沒有破碎機械,混凝土中的鋼材根本就無法進行回收,通過這樣分撿過后的建筑廢料處理起來非常困難。
4、磚、石、混凝土等建筑廢料,如果直接進行土方回填,摻雜以及附著在回填料中的對于地下水以及土壤有毒、有害物質——涂料、油漆、膠等大量存在。
5、如果對回填料在現場再次進行處理,除現場不具備機械、技術等因素外,煩瑣的處理方式以及高額的處理費用會將大多數施工單位阻擋在再生解決辦法的大門之外;如果將此部分垃圾制作成建材制品,目前對建筑廢料進行回收利用的工廠少之又少,就算有,高額的運輸費用再次阻擋在面前,所以最終還是一埋了之。
五、建筑廢料應對方式
既然是由于經濟的問題延緩了建筑廢料再生解決辦法的推廣普及,那我們就需要在經濟這方面做文章。
現如今應對方法只能是由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及措施:
1、環保部門加大對建筑廢料偷倒亂倒現象的處罰力度,迫使施工單位只好把建筑廢料運往填埋場地或是再生建筑材料制品工廠。
2、對將建筑廢料運至再生建材制品工廠的施工企業進行環保補貼,如將建筑廢料運至工廠有補貼,運至填埋場地需要繳納垃圾填埋費,馬路邊河邊亂堆偷倒嚴肅處理,經濟上面考慮也更容易控制建筑廢料進入到工廠。
3、加大資金、技術投入,扶持眾多建材制品工廠開展此類再生制品業務,使施工場地——再生處理工廠距離大大縮短,通過補貼使再生建材制品價格大大低于同類其他建材制品。
4、開發小型、經濟破碎機,使施工企業有實力將建筑廢料中的廢料就地處理,就地使用,降低建筑廢料轉運費用。
5、加大對建筑廢料再生解決辦法的宣傳力度,使之制度化甚至法律化。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在這個方面很多成功案例值得我們參考:日本政府提出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規則》,并陸續在全國范圍內設立了以處理混凝土廢棄物為主規模較大的再生加工廠,生產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日本政府還制定《資源重新利用促進法》,要求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渣土、混凝土塊、瀝青混凝土塊、木材、金屬等建筑廢料,必須經過再生資源化設施進行處理。在政府引導下,日本建筑廢料的重新利用率一直相當高。
相關閱讀
相關產品